法界人士探讨反思平权法案诉讼下一步

旧金山/洛杉矶(7月7日) – 2023年7月7日上午少数族裔媒体服务中心(Ethnic Media Services)邀请法律和民权机构代表与少数族裔媒体举行网上简报会议(”Litigators for Affirmative Action Reflect on Next Steps”)。围绕会议的主题 “平权法案诉讼律师反思下一步” ,EMS 邀请的在最高法院代表平权法案辩护的诉讼律师反思法院的裁决及其更广泛的影响。 他们还讨论在法律上争取种族平等的下一步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针对哈佛大学的传承录取招生提起诉讼。

多位法律人士认為,虽然对裁决失望,但不用夸大。大学可透过其他方法增强多元化。有色人种学生可在申请大学时谈论种族经歷、克服种族主义,他们骄傲於种族身分,但必须将这种经歷与自己可能对大学做出贡献的理由联繫起来。

这些诉讼是由资深保守派活动家霍华德·布鲁姆领导的学生公平招生组织提起的,声称大学的招生政策歧视亚裔申请者。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学生在这两起诉讼中代表布鲁姆团队作证。

“正如我们在本学期关于平权行动和学生债务减免的决定中看到的那样,最高法院更感兴趣的是让主要是富有和人脉广泛的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众议员赵美心(Judy Chu, D-CA)说。

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参与裁决的两所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少数族裔学生入学率下降,除非两所学校找到其他方法来实现学生群体的多元化。

赵美心同时担任国会亚太裔核心小组主席,她在EMS 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她对高等法院的裁决“深感悲痛”。

“我们的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社区并不是一个整体。 来自低收入、第一代、移民、难民或原住民社区的 AANHPI 学生已经被系统性地剥夺了平等的教育机会,”赵美心指出,并补充说,由于这一决定,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机构时将遇到更多障碍 。

• Jin Hee Lee, Director of Strategic Initiatives (part of the litigators team) at Legal Defense Fund (LDF)

法律辩护基金会(LDF)战略倡议总监李珍熙(Jin Hee Lee)说,这一裁决是“毁灭性的意见”,对多年来在一个存在巨大不平等的社会中促进平等机会的努力造成了打击。最高法院的裁决令人失望,高院背弃了45年的先例;裁决是对在教育系统中推进机会平等和种族平等的努力的打击。

在此次判决的案件中,该基金会一直代表哈佛大学的25个学生和校友组织。大家对裁决感到失望,但同时不要夸大高院的决定。案件只处理了哈佛和北卡的平权政策和高等教育,没有处理种族中立的方案,无论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是学前班到12年纪的教育领域,裁决未涉及就业专案、多样性、公平、包容的无障碍项目。

李珍熙表示,目前一些组织对哈佛的传承录取制提出诉讼。传承录取制是优先照顾校友的子女,但传承录取制下录取的学生70%是白人。传承录取制被批评过多次,不仅如此,标準化测试成绩或依据AP课程录取,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為有些课程或课外活动并非所有的学校都会提供,或需要很强的经济支持。

李珍熙分析,首席大法官罗伯茨(John Glover Roberts, Jr.)明确表示,有色人种的学生可能会在大学申请中谈论种族经歷,克服种族主义,骄傲於种族身分。但必须将这些经歷与他们认為自己能对大学做出贡献的理由联繫起来。他的理由是,高校录取不能仅仅因為申请人的种族而考虑,须与一些经验、属性、理由联繫在一起,说明為什麼这种种族经验会对高校做出贡献。

Jin Hee Lee表示,大学必须寻找其他方式促进种族的多样性。大学需要採取创新方式来促进公平。不管在大学还是幼儿园,学生能接触到各个族裔同学,获得挑战和交流,人们才能增进了解获得平等的机会。

对於军校為什麼保持了多样性,Jin Hee Lee表示,最高法院决定的适用范围没有那麼广,军事院校不属於这个案件的学校范畴,军校录取过程不同於哈佛和北卡,在军校保持学生多样化有很大益处,尤其是对国家安全很重要。

• Francisca Fajana, Director of Racial Justice Strategy at LatinoJustice

拉丁裔正义组织(Latino Justice)的种族正义战略总监法贾那(Francisca Fajana)说,长期以来,美国持续存在种族差异,机会也被隔离开。在25岁及以上的西裔中,现在能进入精英大学的少数族裔学生越来越少。 只有 21% 的拉美裔人拥有学士学位,而非拉美裔人的这一比例为 44%。 2021 年,只有 15.4% 的美洲原住民大学毕业,而全国这一比例为 33%。

Francisca Fajana表示,忽略种族差异就是忽视种族的现实,忽略了半个世纪各个族裔机会不平等的歷史。精英大学是通往社会更高权力和地位的通道,而最高法院的决定和能力公正无关;他们不会退缩,不会让半个世纪努力白费,支持年轻进入精英大学。

“数据掩盖了种族并不重要的事实,”法亚纳说。 “无论你关注什么社会经济指标,无论是住房、就业还是刑事法律制度,都不重要。 你关注什么数据并不重要,种族很重要。”

她继续说道,“种族差异是存在的,除非我们解决所有这些种族差异,否则种族问题将继续重要。 种族确实很重要。”

Francisca Fajana表示,传承录取制更像是配额,让特定人群在竞赛开始前抢跑,让其他一些参赛者没办法同时起跑,被刻意滞后。传承录取制為特定家庭子女提供了资源和特权,不仅需要被关注,也需要结束。

此外,种族和阶级之间是交互影响的,很多证据显示,种族会影响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和阶级上升,如果按照阶级分类,拉美非裔东南亚往往低於白人,阶级不是和种族对立的因素,也不是种族和阶级二选一。

• John C. Yang, President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 – AAJC

亚美公义促进中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总裁和执行总监约翰·杨(John C. Yang)说,亚裔基本上都支持平权行动,如果有其他人指责亚裔或暗示亚裔是平权行动被取消的原因,那麼,「我想请你纠正这种错误的资讯,这种错误资讯在联盟中造成分裂,在种族团结运动中造成分裂,有时甚至会造成反对亚裔的仇恨。」

John C. Yang表示,最高法院的决定不代表最后结果,斗争还没有结束,现在是一个关键节点。大部分亚裔美国人支持平权措施,在民权投票中可看到这点。错误的理念导致种族分裂,分裂的思想导致人们在疫情期间对亚裔的仇视;意识到种族问题存在却拒绝解决,这才是关键,要直面不平等的现实,不能迴避。

他表示,大学录取到底需要哪些素质?除了标準化测试,还需要衡量学生品质,他/她是否有资质和能力进入大学,需要更好更公平的衡量方式。少数族裔获得一些额外考量因素,不是因為某个种族就自动获得加分,依然要关注申请者的背景。他强调,种族因素是重要的,获得同样分数的学生,相比之下,少数族裔需要克服更多困难。

同时,提高多样性符合大学自身利益,多样性对提高学生教学体验至关重要。美国是多样化国家,现在很多大学在录取中考虑多样性时更為保守和谨慎,需要各个大学的多族裔校友勇敢发声,发挥自身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确保裁决不会再阻碍学生机遇。

• Chavis Jones, Lawyers’ Committee for Civil Rights Under Law

查维斯·琼斯 (Chavis Jones) 是公民法律权利律师委员会的成员。 他响应杨的呼吁,继续争取教育机会。 他说,最高法院发现哈佛的招生政策违反了宪法的平等保护条款,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

Chavis Jones说,应该鼓励高校徵集最优秀的人才,在法律范围内推进最具包容性的招生程式,因為最高法院明确指出,有色人种的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经验,以及种族在他们的生活和经歷中的重要作用。而大学可以考虑这些经验,并将其纳入录取决策过程。

“这使得制定合法政策变得更加困难,并可能进一步破坏我们教育的机会和公平性。 但前提是我们愿意,”琼斯说。

琼斯引用杰西·杰克逊的话说,你可以让种族在法律上变得无关紧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生活中如此。 平权行动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这并不是在大学招生中增加多样性和结束基于种族的歧视的唯一方法。

“现在不是屈服于恐惧,而是采取大胆行动的时候……去做高等教育机构一直做得最好的事情。 这就是创新,”他说。

琼斯指出,民权团体和大学是天然的盟友,他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少数族裔学生创造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

“大学可以继续通过其他合法手段追求多样性,”琼斯说。

他说,大学可以继续在招生中纳入多元化目标,并可能通过允许的种族意识和种族中立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法院的裁决没有考虑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举措,例如对学生亲和团体的支持。 “这些项目仍然合法,”琼斯说,大学不应阻止申请人讨论他们的经历和身份。 “这也不妨碍学院和大学询问他们的情况,”他说。

与此同时,尽管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多数派继续推动种族中立社会的叙述,但发言者强调现实情况却大不相同。

他说,虽然裁决错误,但并未直接取缔有种族意识的招生。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可利用集体才智,创造性地思考如何争取最好的头脑,创造广泛的基础上的多元化校园。高院裁决只认定哈佛大学和北卡有种族意识的招生政策,违反平等保护条款,但没有认定大学不能通过其他合法手段追求族裔多样性。学生的故事未被高院审查,无论是在招生申请中还是在公共场合,讲出和写出种族经歷和身分都是合法的,是一个自我决定的问题,高校不应阻止学生提升种族化的经歷,也不应阻止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询问这种经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