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美丽还比你勤奋的美女学霸长这样!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

本周日晚7点,讲述中国移民故事的大型纪录片——《生活在别处-中国新移民》第二季就要开播啦~

这一季节目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拥有不同背景、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海外华人故事,他们有名校学生、科技人才、行业翘楚、创业者、中医、文物修复师。

第一集我们将镜头对准国外求学的学霸们,他们分别来自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他们中有人在国内上完中学远赴国外求学,有的自小便背井离乡开始了异域生活。

然而,就是在这样并无优势环境中,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来自牛津大学的Cecilia Zhao便是这样一位学霸。

《生活在别处》系列故事

今年2月份牛津大学的一场辩论赛上,一位18岁的华人女辩手大放异彩。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视频中的主角——目前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大一女孩Cecilia Zhao,也被中国大众媒体称颂为“比你美丽还比你勤奋的美女学霸”。

牛津大学辩论赛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牛津辩论社是世界上最负盛名和最古老的辩论社团,其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英国议会辩论。当年在欧洲掀起的达尔文进化论大辩论就是从这里引发的。

每周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政界高官、商界大亨、宗教首脑、意见领袖、诺贝尔奖得主、演艺明星在这里一展辩才。Cecilia是首位华人女性辩论社委员,在这里参加了“技术帝国的崛起威胁社会发展”的辩论赛。

这位自从小就乐于尝试新事物的女孩深知,科技就是未来。因此,在牛津辩论社赛前的选题会上,作为社团中唯一一位女性常委的Cecilia提出了将科技作为这次的辩题。

我当时是属于唯一一个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科技的话题,因为它对我们未来的走向和世界的改变非常非常重要。

辩论赛前一个月,除了面对学校紧张的学业,Cecilia还要和团队一起准备辩论赛的相关事宜。他们利用放假时间寻访了熟悉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包括科学家、政治家、商人、媒体人等,请他们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看法,这无疑很大地增强了此次辩论的专业性。

通过努力,Cecilia获得了上场辩论的机会。得知这个消息时,离辩论赛只有4天时间,她需要在四天时间里准备一篇18分钟的演讲稿。同时还有三篇论文需要交上去,而她此时正生着病,声音沙哑。

当时的压力真的是无法形容,得到这个机会的时候,我非常非常地高兴。因为在这个场地辩论的人有各个国家的总统,他们辩论的这些话题都是会改变我们这个社会和社会未来的走向。所以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一件事情。(by Cecilia)

辩论前一天,想起牛津辩论赛规定女性必须穿着高级的晚礼服,Cecilia临时在网上挑选服装,找到了一件性感的黑色亮片晚礼服。

“当时我在想,好,科技,科技是未来。这个黑色的亮片可以代表一些比较神秘的一些东西,所以就真的没有花很多的时间,然后就订了这件衣服。”

比赛前几个小时,礼服才送到。在这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供暖不足的礼堂里,穿着吊带长裙礼服的Cecilia几乎是颤抖着走上演讲台的。

台下500多双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台上的发言者,其中不泛著名媒体人、科技公司的CEO和这个领域的真正精英,以及牛津大学的才子才女们。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稍微有一些紧张,但是我想到我四天里做出了这么多努力,我要享受这个过程,我要享受这个舞台,我要享受这个经验,我要享受这个努力。”

非英语母语的Cecilia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自信、优雅地陈述着反方论点,台下掌声热烈。

在辩论台上,我真的是很享受每一分钟、每一秒,就觉得这四天里的这些忙碌和这些很比较艰难的时光都是非常非常值得的。它真的是可以说不仅是上大学,而是我人生中目前来讲最享受、最自豪的一个机会。(by Cecilia)

辩论结束时,这位每到重大人生节点时总要回国庆祝的中国女孩,非常骄傲地用中文说了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辩论视频在网络的迅速走红,Cecilia成了中国人津津乐道的牛津女孩。牛津学业繁重,考试前她通常只能睡四五个小时,Cecilia说她很感激在中国上小学时培养出的刻苦精神。

02

我想要的比开心更多一些

Cecilia2岁在北京幼儿园寄宿,从小就很独立,对待事情也有自己的主意。9岁时,她自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独自赴英求学。

当时就是觉得世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然后有一个非常想探索的心理,想看看这个世界其实还有什么样子,能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教学系统。(by Cecilia)

对于年仅9岁的女儿如此大胆的决定,父亲从一开始就表示了反对,他希望女儿可以在父母身边长大。相比之下,母亲倒很支持女儿去探索不一样的可能性。

最终,在Cecilia的坚持和母亲的支持下,9岁的她终于来到了英国,在当地亲人的照顾下开始了异国求学之路。

“他们希望我开心。但我想要的比开心要多一些。”Cecilia说。

英国的小学生以科目考试成绩分班,Cecilia刚来的时候因为不会说英文被分到了最后一个班。

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不仅是环境上有很大的压力,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压力。再加上没有父母陪伴,对于Cecilia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

但是我知道,当时来到英国,它的选择是我来决定的。所以我需要更加地努力来想办法来了解他们的文化,来融入到他们的文化。

就这样,从小不服输的她仅仅用了三个月,就跳到了最好的班级。

我上课的时候会认真听课,但是平时下课的时候复习,我是会作为一个老师一样的角色来教我身边可能需要帮助的朋友们,然后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会巩固自己的知识,也相当于考验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知识。所以我是以一个从老师和同学这种方式来开始复习的。(by Cecilia)

上了高中之后,她更加努力,在高一就已经拿到了整个高中三科的成绩。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了解多元的文化,她比平常学生多修了2、3门课,并且最后以六科A+的优异成绩毕业,是那一届全校唯一一个拿到牛津大学offer的学生。校长特意腾出一个多小时对她进行面试培训。

03

不要把我当作榜样

进入牛津的第一个门槛是要面对像谜一样的面试。

面试差不多是12月份,Cecilia记得那天格外的冷。刚进去10分钟,面试官就对她喊了“停止,重新来。”

那时已经到了晚上6点,天黑下来了,Cecilia坐在一个窗户对面,从面前的窗户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当时是有一些慌了,就在想着自己完蛋了,我考不上了。他已经让我重新停止再来,我的表现他们是不会满意的。但是后来我就冷静、淡定,要想办法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要想怎么样才能作为一个地理家来回答这个问题。(by Cecilia)

最终,Cecilia的表现得到了面试官的认可,顺利进入了牛津大学学习自己心仪的地理专业。

Cecilia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开始竞选辩论社常委,参与竞选的有13个人,她是唯一的女性,以领先第二名几十票入选,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女性在牛津辩论社走到的最高位置。

“我是一个女性,我是一个亚洲女性,我怎么可能会一开始就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支持?一个白人走进来,他们就会很自然的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位置,很自然。而我要比他们要付出300%,10倍,甚至更多,才可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18岁的Cecilia以一种成熟的姿态平静地讲述着一路经历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她的收获与成长,眼里透露着这个华人女孩骨子里的坚韧。

“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本身就可以比他们更好对吧。”

这学期,她以优异的表现还争取到了去跨国公司麦肯锡实习的难得机会。其实,早在初中毕业时,Cecilia就曾在当地市政府实习,在那儿获得了一些会计的经验,这段经历对于她后来进入辩论社以及获得麦肯锡的实习机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从小追求全面发展的Cecilia在体育上也非常出色。她每星期会有六次运动,中学时就是利兹市队的篮球运动员,现在是牛津拳击社的副主席,她一路以学霸的形象改变了周围人对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把我当成学霸,别人家的孩子,应该像我一样的发展。但我觉得,大家不要把我当成一个榜样来学,成为我这样的人。而是应该更敢于像我小的时候一样走出自己舒适区、安乐窝,来尝试不一样的可能性,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样才能给每一个人他们独特发展空间,成为更好的自己。”(by Cecilia)

讲述海外移民故事大型纪录片

《生活在别处—中国新移民》

即将开播

7月1日(本周日)

锁定凤凰卫视中文台

带您走近不一样的海外生活

 • END •

撰文:粟霜晴

编辑:粟霜晴、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