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处 | 华人女科学家研究出人造皮肤!她的经历超级励志

凤凰卫视

她曾在孕育众多诺贝尔获奖者的贝尔实验室工作,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这位研究高分子化学和人造皮肤的完美学霸,同时也是两个优秀孩子的高知母亲,这位女强人如何平衡自己工作与生活?本期《生活在别处—中国新移民》就让我们走进鲍哲南的“平凡”人生。

《生活在别处》系列故事

人物介绍

鲍哲南

197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

现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

2009年,被英国材料学会、皇家化学会与化学工业学会联合授予”贝尔比奖章”。

2015年,因柔性人造皮肤开发,入选《自然》(Nature)杂志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

2017年3月23日,获2017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01

从南京到美国

1970年,鲍哲南出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南京大学物理系与化学系教授。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她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大二时,因在实验课上表现出色,她得以进入薛奇老师的科研实验室,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高分子化学研究。

“那个时候,虽然很多东西不懂,但是就觉得很有意思。把不同的化学药品放在一起,就可以做出一个新的材料,当时就觉得很神奇。”

鲍哲南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对这些化学实验产生兴趣的时候,就和姐姐一起被妈妈带到了美国。那是1990年,迈克杰克逊刚刚出名的时候,当时国内热播的电视剧是《上海滩》。

在国内英语成绩优异的鲍哲南,到了美国之后,还是很难听懂当地人说的话,母亲仿佛在故意锻炼她的独立能力。没有学历的鲍哲南,只能在超市和工厂打零工赚取生活费。几个月之后,她很快意识到,在美国这样的社会,没有学历,就只能做底层工作。

初到美国的鲍哲南

于是,鲍哲南开始边打工边申请学校。半年后,她被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录取了。凭借出色的成绩,鲍哲南很快被一位芝加哥大学的华人教授发现,并破格录取她作为自己的研究生。这个时期高分子化学研究刚刚起步,这位教授是芝加哥大学第一个、也是当时学校唯一一个研究这个领域的人,因此,鲍哲南在这个学科初创时期跟着导师做了很多前沿性研究。

博士毕业后的鲍哲南获得了一个去贝尔实验室面试博士后的机会。这个世界顶级实验室曾经出过很多物理、化学、天文学的杰出科学家,其中,诺贝尔奖得主比比皆是,在科学界,可以说鼎鼎大名、无出其右。

而令鲍哲南自己都难以相信的是,本来面试博士后学位的她,却直接获得了在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岗位工作。这意味着,她不但有固定的薪水,而且拥有独立的研究课题。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八年期间,她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柔性电子纸,为后来人造皮肤打下了基础。

02

顶级科学家

2004年,鲍哲南进入斯坦福大学任教,此时她从事柔性电子的研究已有8年时间,并且有了很多研究成果。而她的梦想是,做一项可以触动每个人的生命的研究。

一个偶然的机会,鲍哲南在斯坦福遇到一位研究机器人的教授,聊天中,教授抱怨现在的机器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感知。

这给鲍哲南一个启发,自己作为高分子化学的专家,为什么不研究一种有感知的皮肤呢?这样,不但可以让机器人有感知,还能让断了手臂的人重新获得触觉。十年后,这个伟大的想法就被鲍哲南变成了现实。

她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具有感知压力并可与大脑沟通的柔性人造皮肤,这种 “一页纸那么薄” 的人造皮肤研究,让鲍哲南被选入《自然》(Nature)杂志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2017年获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鲍哲南与父母,摄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性科学奖

在贝尔实验室期间,鲍哲南曾深得一些更年长的科学家主动的关心帮助,这一点也深刻地影响了鲍哲南对年轻人的态度。

“我觉得我一个很重要的义务,就是帮助我的学生、我的博士后成长起来,帮助他们实现他们自己的学术和他们工作上的目标。”

从鲍哲南的实验室走出的近200位博士生和博士后,多供职在因特尔、苹果、化学公司杜邦这样的顶级科技公司,或者在伊里诺易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顶级学府工作。在鲍哲南华人学生占比三分之一的团队里,也有不少人毕业后去到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任教。

如今,斯坦福化学工程系教授鲍哲南,已经在这片自由的研究氛围里不断创新,突破壁垒,申请的科技专利就有71项,这在华人女科学家当中极为少见。

除了教学与科研之外,她还在硅谷创办了两家公司,并成功拿到了珍贵的风险投资。如今两个公司员工加起来有60人左右,拥有100项专利。

鲍哲南老师在解释人造皮肤原理

03

科研之外,家庭滋养

科学研究是漫长而煎熬的,家庭是鲍哲南不可缺少的精神慰藉。

如今,鲍哲南住在斯坦福学校校内的教师生活区,每天走路半小时上下班。鲍哲南的丈夫杰夫是新加坡人,也在斯坦福大学工作。女科学家的爱情也离不开实验室,当年,作为同学的杰夫常常陪伴鲍哲南作实验。如今,两人已经相濡以沫二十载,育有一儿一女,平时因为妻子更加忙碌,很多照顾家庭的责任就落在了丈夫身上。

而今孩子都已上了中学,也开始接触一些新兴技术,有时候鲍哲南会告诉他们自己在做什么研究,将来会有什么新的发明。

“我觉得跟孩子一起玩,一起做不同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才会知道他的想法是什么,可以看到他的思路或者做事的方法。”

鲍哲南与家人

我的梦想就是前面我说的就是实现,把我们所做的材料,我们所开发的这些技术,可以真正的用在人的身上,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是有最高深的科学上的发明,但是这个高深的科学上的发明我希望也能可以帮助我们的人类。

——鲍哲南

节目资讯

想了解更多关于科学家鲍哲南的故事

欢迎收看本周日播出的

《生活在别处—中国新移民》

第六集

带您走近科技中国人的生活

 • END •

编辑:卢佳潼、粟霜晴、蒙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