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首届华人社会创新论坛在洛杉矶举办 新生代群体担纲
由中国留美学生和华人新生代群体为主发起和组成的社会创新社群SEA (Social Innovation & Education Association),4月14日在洛杉矶帕萨迪纳市主办2019年首次社会创新论坛。成立于哈佛大学的“SEED 社会创新种子社区”、“PEER毅恒挚友”、洛杉矶当地致力为国际病童提供医疗手术的“漫丁儿童”、从事中国乡村社会调查的“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专注于编程开发的 “TML. Inc”、致力为中西部大学生提供教育支持的“FYPO只为你进步”等六家非营利机构的创始人和代表应邀在论坛中进行了分享。论坛还邀请到了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作为支持机构。
当天的论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来自不同领域的六个机构代表,应邀分别对于各自机构的关注点与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嘉宾们也阐述了对于未来社会企业发展的看法与愿景。第二个部分为“真人图书馆”,六组嘉宾分别在不同的会议室中,承担起“图书”的角色,到场的成员分别对于各自感兴趣的嘉宾进行了“阅读”。期间也促成了多个成员招聘和不同组织间的交流合作。
路培贤(左)和邓杨(右)
SEA创办者路培贤和邓杨,两人都是毕业自南加州大学的留学生,路培贤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家主流的企业加速器基金中任职分析师,邓杨在大学期间创办了公益组织“只为你进步”,曾入选2017年全美华人青年创业精英30人榜单。
据他们介绍,两人最早因为参与社会企业创新和教育活动相识, 发现留学生群体中缺乏此类主题的论坛活动,便与周围的志同道合朋友各自沟通,组建了现如今SEA的雏形。自创立开始,SEA已经举办了四次主题活动,其中得到了来自漫丁儿童的刘超逸,以及南加州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国际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李京婕博士的大力支持,核心群成员包括来自知名机构、基金会负责人,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公益机构创始人,在校学生等多样化的背景,也促成了多起合作、咨询案例。
他们表示,SEA的发展离不开群内每位成员的鼓励和支持,SEA也本着共享经济的理念,将资源开放共享,提供平台和服务,为每一位对于社会创新和教育有需求的人士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未来SEA也会集合包括美国东西部的社会创新企业和教育机构,以更加完善和创新的形式,为与会者带来主题明确的交流活动,切实为推进社会创新理念的传播,协助教育机构发展贡献力量。
PEER的分享嘉宾,主修数学经济和心理的大三学生徐心怡表示:“很幸运能够参与社创机构的分享活动,看到有这么多为社区,为特定一群人在努力的非盈利的公益组织真的感觉很感激。希望走在公益这条独木桥上的组织能够走得更远,更长。”
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留学生周钰梓也表示,这是一个直接且有效率的活动!活动的前半部分为项目分享让参与者大概了解这些项目,后半部分真人图书馆环节与分享嘉宾互动深入了解他们的项目及组织。
在全球最大的动物保护组织“善待动物“(PETA)任职的的侯少桐表示,刚到洛杉矶不久就可以认识这么多优秀的朋友,感到很荣幸。甚至觉得第二部分真人图书馆的时间有一些短,感觉还有很多可以聊的。希望以后可以进行周期性的活动,增进深度合作交流的机会。
毕业自佩普代因大学数据分析专业的研究生刘璇说,不仅学习了许多组织的运营模式,还认识了各行各业的社会组织中的经营。真人图书馆环节也非常有趣,如果能够多进行几轮,每次重新分组,能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就更好了。希望SEA能越办越好,帮助更多的组织。
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会长任向东表示,这次论坛不仅是留学生群体中的第一次,也是全美华人社区中的第一次社会创新专题论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创新是将新思想付诸实施的创造性活动,新一代留学生和华人青充满理想、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逐渐成为成为在美华人从事社会创新的主体。
活动也吸引了包括支教教育机构阳光瑞德(Sunright), 国际知名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PETA,以及来自南加州大学(USC)、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佩普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伦敦政经学院( LSE)等多所知名高校的近30位学生、学者到场参与。
SEA (Social Innovation & Education Association) 社群成立于2016年,基于南加州大学丰富的社会创新资源土壤,汇集了包括非营利机构创世人、从业者,教师,学者,职场人士,学生等多个领域的优秀人才,立志于通过汇集社会资源,建立单纯以“社会创新+教育“为目的的交流社群,并通过线下论坛,主题沙龙,在线咨询等形式,为社会创新创业项目,教育创新项目提供给纯粹的指导服务。孵化优秀的创新思想,落地可实施的创新项目。(AACYF洛杉矶讯)
论坛共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最后与会人员在帕萨迪纳市地标建筑 市政厅前合影留念,结束了当天的活动。
漫丁儿童的刘超逸
邓杨
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展心理学研究生马煜曦在讲解”真人图书馆“的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