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教育 盈利兼顾责任

(子知教育)7月19日北京/广州/洛杉矶/纽约/悉尼。“科技助力教育,盈利兼顾责任”国际视讯研讨会,有资深教育行业实践者、公益社区创始人、全球知名教育和科技领域专家、资深媒体记者等十余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科技如何促进教育,全面聚焦科技、教育与社会责任的现在与未来。

  南加州大学交通工程硕士、“只为你进步”教育公益组织创始人邓杨,曾获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AACYF)2017年度“三十位三十岁以下杰出青年”、2019年度“十大华人杰出青年”,担任包头市海外联谊会副主席、美国内蒙古商会青年联合会负责人。邓杨携手往期公益经历,探讨科技、教育与社会责任三者的关系。邓杨分享建立“只为你进步”的经历,分析在其本科母校以自己名字设立奖学金的初衷,旨在回馈母校,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回想早期奖学金设立经历,邓杨发现奖学金仅惠及部分学生,以奖学金经历为起点,为了加深学生受众对公益组织的了解,邓杨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开始从事公益讲座;同时,邓杨开展线上导师项目,将南加州科工学会成员与国内学生在线匹配,并结合学习成果来经营自媒体平台,通过自媒体平台持续总结和输出,分析自媒体平台数据,了解学生核心诉求,进而形成“奖学金发放、线上导师、线下活动”三位一体化生态。

邓杨表示,优秀的人值得被大家知道,奖学金恰恰是提供机会给优秀的人,并以新颖的方式让其脱颖而出。在公益讲座和线上导师项目上,项目涵盖西安、天津、济南、包头等多个地区,获得中美合作院校支持,参与人员分布在上海交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复旦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多个学校,邓杨分享公益参与学生获奖登上纳斯达克大屏幕、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工程师与留学西班牙的学生通过活动对接合作,邓杨提及,在活动后,该学生与NASA工程师持续交流,在学习生活中得到NASA工程师大力支持,进而深造。同时,奖学金获得者、参与项目的同学基本在国内学校就读研究生进行深入学习,为此,邓杨表示,奖学金获得者、项目参与者就是项目非常值得骄傲的成果。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优秀的项目成果、完善的公益组织架构,进一步凸显科技、教育、社会责任三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邓杨分享自身公益经历之余,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上海子知教育创始人、子知教育文化沙龙系列活动策划者曾天赐询问其未来规划面临的难题,邓杨表示,在前期五年的公益经验总结下,未来规划旨在把具体事情解决细致,解决问题而不引发多个问题。同时,在活动前期,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中心主任、EMBA项目学术主任朱睿教授为活动提供思路,表示“企业以商业为核心,也可以以公益出发解决社会体系痛点,盈利与责任可兼得”,国际视讯研讨会中主持人引用了朱教授在其新书《未来好企业:共益实践三部曲》中关于如何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得的法宝,“需要初心加上智慧”,《未来好企业》一书中总结了一些有意思的规律,共益实践三部曲,第一部是要有“共益的价值观”,第二部是要“寻找企业基因与社会痛点的结合”,第三部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再建立制度保障”,以此来实现“未来好企业”!分享嘉宾邓杨表示高度认同,并以硕士期间当地公益组织负责人分享的社区发展为例,为缺少校内资源的非裔和拉丁裔进行技能培训,论证盈利与责任的平衡与兼得。

南加州知名大数据专家,拓拉思Toolots公司董事魏广平,1978年就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后,又在佩伯代因大学拿下工商管理硕士。魏广平专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教育领域变革创新和工业装备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这些领域的投资和孵化器研究,于2007年在加州创立MVC Pro软件公司,曾在Fidelity、Ericsson和Intergraph等大型企业负责IT团队组建、产品研发、系统架构及项目实施。魏广平分享自身经历,意识到光是读书还不够,于是在国外完成学业后没有选择留在高校,而是直接进入工业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魏广平在分享中强调一个人最重要的两点品质,一是“预测能力”,二是“跨界能力”。首先,“预测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依托于一个人的视野和综合研判能力,也得益于家族、社会、组织的传承。在当今社会,魏广平强调大数据在预测性方面的重要性,分享早期美国未限制开放数据时一些心理上的震撼,从技术角度体验到数据的重要性;魏广平分析国内数据的发展进程,表示2017年末国内才真正有数据,在各领域也都有长远、广泛的应用,这和国家对企业、学校教育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魏广平以疫情期间线上网课为例提出自己的观点,表示超前思维与预见性相当有必要,比如在教育领域,魏广平提及传统教育的一些不足,以贫困学生援助为例,当贫困学生出于害羞不参与援助计划,这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在周围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实现系统自动拨款援助该学生,这也是数据核心价值“预测”的一种体现。同时,魏广平十分强调“跨学科融合、产学研融合、跨国家和地域融合”,多跟优秀的人沟通交流,积累经验,跨学科,跨领域才能培养塑造真正的优秀人才、优质产品和杰出企业。“自身能力固然重要,与有超前想法的人交流也至关重要”。魏广平也分享了技术发展与隐私保护的博弈,科学技术在便利学校教育之余,也为终生学习提供了可能。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任助理研究员李金星咨询魏广平科学研究与兴趣爱好的精力分配,魏广平表示,做事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团队协作完成的过程,我们要加强团队合作,培养自己指挥团队的能力。魏广平表示,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学数据化将变成一个趋势,会使不同地区可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为此,洛杉矶邮报董事、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会长,全美年度十大华人杰出青年评选委员会主席、全美华人年度三十位三十岁以下(AACYF 30 under 30) 评选委员会主席任向东,对偏远地区网络硬件设备的配置表达自己的担忧,同时,任向东表示,现阶段专业发展趋向于深入化,并在教育学习领域提出自己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港大学教育学硕士、知名科技公司教育板块高级产品经理罗嘉欣咨询魏广平如何培养孩子跨界的思维能力,魏广平以自身三年的兵团经历为例,强调孩子“走正路”和“遵循自身天性”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两方面,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做好孩子的观察员,有耐心、有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孩子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其中魏广平反对所谓的“放养式”教育,认为孩子在早期是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引导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孩子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之前,必须要有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独立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完整的人格”。

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上海子知教育创始人、子知教育文化沙龙系列活动策划者曾天赐, 活动总结到,“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无比丰富的线上学习平台为契机,手中有技术,心中有大道,运用科学技术,肩负社会责任,在前浪的指引下,我们后浪奔涌向前。

当天的国际视讯研讨会由上海子知教育发起主办,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只为你进步”基金会、青藤国际组织等机构参与合作支持。(刘超、 Maggie Yuan、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