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的“野保”路:从传统模式到科技注入

 

在2017加州人工智能投资峰会上,一位来自中国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家受邀做了一场主题演讲,他也是唯一一位非人工智能领域的演讲者。

他是星巴,在非洲全职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以下简称“野保”)7年有余,狮子是他最好的朋友。

从刚踏上非洲热土不被当地野保组织接纳,到逐渐另辟蹊径开创社区野保新模式,他走过了一段艰难但又美好的征途。

星巴说,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技术时代,技术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他看来,只有造福社会、造福人类、造福地球的技术才是伟大的技术。

星巴希望用科技助力野保事业。当这看似并无关联的二者结合在一起时,会发生怎样的奇妙反应?从传统模式到科技注入,星巴的野保事业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星巴和他的野生动物世界。

社区野保新模式

“动物保护更多意义上是对伴侣动物的保护,出于人类的善意及对动物的喜欢,而野生动物保护更多涉及的是生态保护。”星巴说。

生态理应是个完整的系统,而由野生动物形成的动物圈是生态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这里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草原上每天都在上演血淋淋的捕杀,而且动物粪便随处可见,但走进草原却闻不见臭味,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草原生态系统拥有完整的食物链,“分解”工作在不断进行。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人口密集区,情况就大有不同了。星巴又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在10公里外的村庄有一头牛病死,人不会吃,尸体一两周都不会被分解,不仅散发恶臭,严重时甚至会传播传染病。

“这恰恰是因为缺少了食物链。”狮子是非洲草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它可以有效控制其他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数量,为维持生态平衡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的处境并不乐观。百年前,非洲大陆上生活着20万只狮子,如今在整个非洲野外,狮子的数量只剩下不到3万只。

保护刻不容缓。在这里,科学家研究大象、狮子、长颈鹿、斑马或某个物种的习性,抑或对它们的栖息地进行研究。在星巴来到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和当地马赛人一起生活后,发现他们对这种专业的研究其实一点都不关心——因为这些研究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意义。“科学家来非洲做研究,几个月后就回去了,然后发表一篇文章,一篇研究报告,获得一个学位。”当地人便会认为:野生动物保护与我没关系,我为什么要保护狮子?

于是,在马赛马拉的大草原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减少,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急剧下降。“我们是不是该找寻做野保的第三条道路了?”

星巴认为,野保的第一条路是政府主导,他们把一个区域划成国家公园,通过卖门票、建酒店获得税收。第二条路是科学家做研究。现实是,这两条路都没有真正解决野保问题,而行不通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让当地人参与。

“实际上,掌握野生动物命运的人是当地人。”人口过度增长加上人类日益扩张的活动范围,挤压了狮子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当狮子袭击了当地人赖以生存的牛群,马赛人就对狮子进行报复性的捕杀——人兽冲突同栖息地丧失、非法放牧一起构成了威胁狮子数量的重要因素。

经济“治本”

在星巴看来,野保的源头和核心工作就是减少“人兽冲突”,即人的物质需求与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人民‘安居乐业’‘不饥不寒’,并可以从野保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自然价值增值,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维护这些生命的生存权利。”

于是,他开始尝试通过与当地人共建野生动物主题生态旅游区的方式,让当地马赛人共享野生动物保护带来的利益。他将生态旅游业创造的收入分配给当初把土地拿出来建设保护区的人,同时保护区也会产生50多个工作机会提供给当地建设保护区的老百姓。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确使当地百姓的收入相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不再过度依赖放牧了。“当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过度放牧和盗猎时,马赛人成了野生动物最积极的守护者。”

就这样,星巴和他的伙伴们慢慢摸索出一套社区野保的新模式,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事实也同样证明,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道路,“只要保护好野生动物,保护好生态环境,很多人就会前来看野生动物,促进生态旅游业,使政府和老百姓都能持续受益”。

星巴发现,在非洲,女性的地位是关乎人口过度增长的关键因素——女性地位越高,人口增长越合理。所以,他致力于帮助当地妇女提高收入,从而提高她们的家庭地位。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提高部落教育水平,帮助他们修建校舍、饮水设施,甚至教堂,并帮助学生组织兴趣课程、非洲草原运动会等。星巴认为,教育水平越高,人口过度增长越有可能得到控制。

针对盗猎和非法放牧,星巴每天会巡逻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我们的巡逻任务就是看有无盗猎、非法放牧的人,还有救助受伤的濒危动物。”这是一支联合巡逻队,除星巴外,还有两名来自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署和纳洛克州政府的军人,配有枪支,以备追击盗猎者,其余则全部为当地马赛人,这自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经过5年多的努力,星巴和伙伴们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其所在的奥肯耶保护区面积从37平方公里增加到73平方公里,植被越来越好,森林越来越多,旱灾及缺水状况也得到了较好缓解。更重要的是,狮子的数量从12只增长到30只,猎豹、斑鬣狗、斑马、角马、长颈鹿、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数量也都实现翻番,盗猎越来越少。

将科技注入野保

随着生态向好,若继续延续传统的保护模式,就会愈发感到力量不足。“我们主要依靠开车、骑摩托车、步行巡逻,但73平方公里的广袤面积,不能完全覆盖。而且我们每天也只是巡逻两次,如果遇到盗猎者晚上进来、藏在树林里的情况,我们就没有办法,所以我们需要技术的帮助,让巡逻、管理、保护更有效率。”

星巴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但不应该仅仅满足投资人或开发者个体的欲望和需求,应该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让环境更适合人类生活,让人与自然更能和谐相处,最终解决人类可续生存发展的问题。

因此,如何让科技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新课题。

星巴有三个设想:

第一,研发应用于保护区的监测系统。“它的隐蔽性和蓄电能力要很好,能够智能识别是人还是野生动物进入了保护区,若是人就会发出警报。”如今,每天有大约20万中国游客去非洲旅游,而他们几乎都会去保护区看动物,“是否能把这些游客转化成为野保‘研究员’或是贡献者?”星巴说,比如当游客看到狮子,可以打开APP拍照,再在系统中勾选“数量”“行为”等选项,最后将资料上传数据库。“这对于物种研究十分有帮助,同时游客间也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据统计,非洲现在大概有1000多个保护区,覆盖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而在世界范围内保护区覆盖的面积就更广阔了。星巴看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若系统成功问世便可以推广到各个保护区。

第二,开发野保游戏。星巴希望通过更贴近民众的方式宣传野保理念,他认为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公众认识到“野保并没有那么高深复杂”。“比如开发一款经营型游戏,主题就是如何做一名保护区的管理员,他要做很多工作,反盗猎、非法放牧巡逻,救助受伤野生动物,运营酒店等。同时,也可以是一款枪战游戏,当盗猎者进入保护区后他要开越野车、骑摩托或步行追踪,与盗猎者作战。”

第三,建造非洲野保主题公园,即在商业中心打造一个系统,通过AR/VR等各种新技术把非洲大草原“搬”到城市当中,让公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大自然。在那里,我们可以和大象拔河,抑或是与猎豹赛跑。“首先要让大家感觉到好玩,其次让野保实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公园不是一个宣传品,而是一个经营品,这样就可以让野保项目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当年独自一人离开中国,踏上飞往非洲的航班时,星巴就立下壮志要把非洲野保的成功经验带回中国,在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目前,我国也正在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星巴认为中国可以借鉴社区野保模式,让社区当主人,而非科学家,保护模式应与社区福利挂钩,同时他也盼望着科技的力量能够尽早融入野保,给野保事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